安检机 | X光安检机 |
新闻资讯
这就是这个岗位上坚守了21年的最大动力。
电影《中国机长》热映,近来。真正让全国观众了解民航从业者的职业,也感受到肩负责任的重大…
空防这个词可能稍显陌生,对于普通旅客来讲。但是机场每架航班的平安起降,全都有赖于此。
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的于冰被分配到白云机场工作。没想到这一待就是整整21年。1998年。
把机场公安系统的大部分岗位转了个遍,21年间。巡警、特警、派出所…
广东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空防大队的一名民警,如今。负责保证机场民航客机的平安起降工作。
但是实际工作中,空防的概念听起来十分高大上。空防民警们干得最多的却是一些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。
空防大队在对航站楼进行检查时发现,白云机场T2航站楼修建完成后。隔离控制区与非控制区的大门与地面有一个1.5厘米高的间隙。
1.5厘米高的空隙能干什么?
那些无法通过安检的违禁品就可以从这里塞进来,有了这1.5厘米空隙。比如打火机、刀具,甚至是枪支。
施工方在门下增加了一条门槛,最终。堵住了这1.5厘米的空隙,也堵住了一个潜在平安漏洞。
这样的工作内容还有很多。
都有一个硕大的工具箱,机场负责修理维护飞机的技师。每样工具在里面都有专属的位置。
而是为了便于平安检查。这并不是为了好看。
修理技师们都会将所有的工具放回工具箱里对应的位置。哪样工具不在一眼看过去就能发现。于冰说。缺了哪一样,每天下班。就一定要找出来,否则这些被遗落在飞机上的工具,会成为飞机起飞后致命的隐患。
就要及时清理,发现停机坪隔离栏外有杂物。否则可能被人当做翻越护栏的踏板;审核机场员工的背景资料,不能有犯罪记录,不能有精神病史,一切都合格,才干发放控制区通行证…这就是空防民警们日常工作,琐碎却又至关重要。
这个不让带, 普通旅客可能觉得机场规矩太多。那个不让带,但其实很多东西以前都是可以带的
为什么现在都不行了呢?
因为尚未出台相关规定,2014年之前。有很多人把充电宝放进托运的行李里,然而这样的行为充溢了危险。
有一驾客机已经准备起飞,大概是2014年4月。突然飞机货舱自动报了火警。值班的于冰立刻通知有关单位截停了这架飞机。
货舱内的火苗很快就被扑灭了最后一查起火原因,因为发现及时。正是旅客托运的充电宝发生了自燃。
回忆起这件事时,多年后。于冰仍有一丝后怕,幸亏及时发现了啊,如果这个飞机带着一团火起飞,那会有什么后果?
2014年8月,由于国内外曾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。国家民航局发布了关于民航旅客携带“充电宝”乘机规定的公告》严令禁止托运充电宝。
都有血的教训。于冰说:民航平安史上每一条规则的面前。
机场内的规矩”其实还有很多,除了这些规则外。但大部分都不为外界所知。
还要和桌子锁在一起;送上飞机的航空餐要打上封条…机场内行驶的车辆车速不能超越20km/h驾驶的司机必需考取专业的驾照;机场餐饮店的菜刀要打钢印登记。
确保每一条都能落实到位。而这些大大小小的规矩”都要由空防民警进行监督检查。
于冰见证了白云机场的发展历程。21年的工作生涯。
于冰被安排到巡警岗位,刚到机场工作时。每天就是候机大厅内巡逻。那个时候没有计步的概念,但一天保底也有两三万步。
于冰仍能记得这里当年的模样。有时候去那购物还会指给孩子看,如今走在由机场航站楼改建的商场内。这里是当年的安检机口’这是原来的候机大厅’
于冰又参与到新白云机场的建设工作中,2003年。负责新白云机场建设工地的平安捍卫工作。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新白云机场内密布的摄像头。
白云机场T2航站楼的摄像头,如今。可实现人脸自动识别。机场内的任何风吹草动,都会被监控实时捕获,传送到后台的指挥大厅内。
但于冰说,虽然科技手段越来越多。机场公安面临的压力却越来越大,白云机场现在一年有将近7千万旅客出行,上百万架次的飞机起降,光持有机场控制区临时通行证的工作人员就有6万多人。
每一位旅客顺利出行。尤其是节假日出行高峰,而他职责是要保证每一架飞机平安起降。更是机场公安民警忙碌的时刻。于冰已经记不得自己有多少个假期没有陪家人一起度过了
但是简单的寒暄过后,甚至他还会在机场遇到外出旅行的朋友。朋友搭乘客机动身,而于冰还要继续坚守岗位。
保证了家人和朋友们能在每个节日平安顺利出行。于冰说。但是辛勤工作。